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朵菇 一支笔 一根竹 何以撬动浙江山区百亿产业?

体育正文 79 0

一朵菇 一支笔 一根竹 何以撬动浙江山区百亿产业?

一朵菇 一支笔 一根竹 何以撬动浙江山区百亿产业?

中新网丽水6月11日电(胡(hú)丰盛)地处浙南山区的庆元块状经济特色明显,是全国竹木、铅笔(qiānbǐ)、食用菌三大产业基地。 当深山(shēnshān)菌菇香飘海外、铅笔书写(shūxiě)全球订单、竹筷占全国六成餐桌——这个被87%森林覆盖率包裹的浙南山区县,如何在(zài)绿水青山间锻造出三大支柱产业? 5月14日,2025年(nián)5月,浙江庆元,工人(gōngrén)采收秀珍菇。孙杨洋 摄 “一朵菇” 从千年传承到全链创新(chuàngxīn) 800多年(nián)前,庆元先民吴三公发明(fāmíng)剁花法,开创世界人工栽培香菇先河,2022年11月,“浙江庆元林(lín)-菇共育系统”被认定为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。 走进庆元县竹口镇的(de)(de)蓝森林(sēnlín)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大棚,一股温润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,菌棒整齐排列,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秀珍菇从菌棒中探出头来,宛如刚破土的嫩笋。 “我们新(xīn)改造的智能数字化控温大棚,可以实现对菇房内的湿度、温度、二氧化碳及(jí)光照(guāngzhào)等远程自动化控制,秀珍菇(xiùzhēngū)、花菇一经种植便取得了成功,对未来发展信心更足了。”该合作社负责人(fùzérén)张伟民说,生产基地是较早投入数字化改造的基地之一,占地面积30多亩,年种植秀珍菇120万袋。 秀珍菇从培育到采摘需要大量人工,这也为周边40多位村民提供了(le)就业机会。“合作社里按时计酬,包吃住,一天收入100多块钱,实现了家门口(jiāménkǒu)鼓起(gǔqǐ)‘增收’。”该合作社的另一名负责人陈家林说。 “小香菇(xiānggū)”正在给当地带来大产业。据(jù)庆元县食用菌(shíyòngjūn)产业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,截至目前,该县有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企业(合作社)380余家,从业人员4万多人。2024年,当地食用菌生产量达1.39亿袋,鲜菇年产量11.77万吨,食用菌总产值近58亿元(yìyuán)。 为有效(yǒuxiào)改善食用菌企业生产效率低、劳动强度大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。近年(nián)来,庆元大力推广香菇工厂化栽培技术,推动香菇产业“机器换人”工作向高质高效、全程全面发展。截至目前,智能化大棚占地面积已达160余亩。2024年,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获评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(shíyànshì),获批(huòpī)设立(shèlì)国家级(guójiājí)“香菇科技小院”,申报香菇新品种权4个。 庆元优质(yōuzhì)彩铅。庆元县委宣传部供图 “一支笔” 从传统制造(zhìzào)到智造文创 如果说(rúguǒshuō),一朵香菇,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;那么(nàme),一支铅笔则成了从山区飞向世界的“彩凤凰”。据(jù)中国制笔协会(xiéhuì)公布的数据显示,庆元铅笔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%。2024年,庆元共有规模以上铅笔企业24家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.96亿元,同比(tóngbǐ)增长14.44%。 一排排(yīpáipái)机器轰鸣作响,一摞摞铅笔打包装箱……走进庆元县铅笔行业的龙头企业——浙江鸿星文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(chējiān)内一派繁忙景象。 “现在,车间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我们团队(tuánduì)自主研发设计的,在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,提高了生产效率(xiàolǜ)及产品质量。”该公司技术(jìshù)经理李靖介绍,此前不久,他们还自主研发了新款喷漆(pēnqī)设备,可以大幅提高铅笔的上漆效果。 创新(chuàngxīn),让庆元铅笔企业开始(kāishǐ)实现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跃升。浙江久灵笔刷有限公司自2003年(nián)起投入上千万元,研发和设计拥有自主品牌的中高端铅笔。如今该公司“尼奥尼”牌炭笔已成为美术(měishù)行业高端产品,市场占有率达到30%。 “在专业美术(měishù)从业者、绘画爱好者群体中,几乎没有人不知道‘尼奥尼(níàoní)’画笔。”该企业(qǐyè)负责人沈从仁说,得益于过硬的品质,久灵笔刷不仅占据了国内美术用笔(yòngbǐ)大额市场,还对产品的定价有了话语权,仅一支“尼奥尼”碳素笔的利润,就是一支普通铅笔的百倍。 经过多年发展,庆元铅笔产业形成了铅笔、笔芯、橡皮(xiàngpí)头、软化板、印刷包装等(děng)一系列完整的生产产业链,产品85%以上出口远销欧美、东南亚等国家。铅笔产业作为文体用品(wéntǐyòngpǐn)产业集群(jíqún)入选第三批浙江省“新星”产业集群,获评全国“眉笔制造示范区”。 浙江(zhèjiāng)庆元,曲竹工艺制作的自行车。庆元县委宣传部供图 “一根(yīgēn)竹” 从竹木加工到绿色革命 一根竹,经风雨“宁折不弯”,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喜爱(xǐài)的君子(jūnzi)之道。一根竹,从竹筷、竹砧板到竹家具、竹纤维制品,也成为庆元(qìngyuán)人“靠山吃山”的天然财富。 2025年1月,庆元县竹产业全产业链入选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县域10亿元以上“土特产”全产业链名单(míngdān),年产值达60亿元。 这段时间,在庆元县江根乡,当地(dāngdì)新(xīn)招引的欣品泰竹业(tàizhúyè)科技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。这个占地53亩项目建成后,将年产200万套竹木家具,年产值超3亿元。与之配套的浙闽边竹板材加工交易中心,也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,预计将盘活周边75万余亩毛竹林。江根乡副乡长吴宗元介绍(jièshào)说,这是当地用地面积最大(zuìdà)、固投最大的竹制品企业。 除了项目招引,近年来,庆元竹产业的创新势头十分强劲,截至目前,当地(dāngdì)竹木企业已申请各类竹制品(zhúzhìpǐn)生产技术、竹质新材料制造等相关专利3000余项(yúxiàng)。 曲(qū)竹工艺制作的大花瓶、长椅,甚至还有自行车、足球,在当地(dāngdì)竹木龙头企业、浙江三箭工贸有限公司的“曲天下艺术馆”里,一件件竹制产品令人(lìngrén)惊叹不已。 庆元县相关负责人介绍(jièshào),截至(jiézhì)目前,庆元竹筷、竹砧板行业(hángyè)占(zhàn)国内市场份额的(de)60%以上,竹产业专项产品居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单项冠军企业有6家;竹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被列入省级(shěngjí)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育名单。接下来,庆元还计划将“以竹代塑”扩展到工业生产类(lèi)、建筑建材类等领域,统筹推进以竹“代塑”“代木”“代钢”“代粮”“代气”等“以竹代塑+”产业齐头发展,为产业换道赶超注入动力。 庆元县政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,当地将启动竹木、铅笔、食用菌三大产业转型(zhuǎnxíng)升级三年(sānnián)行动,推动企业蝶变升级,力争竹木、铅笔、食用菌三大传统工业产值均达100亿元。(完(wán)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(shìchǎng)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(bù)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一朵菇 一支笔 一根竹 何以撬动浙江山区百亿产业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